2025年6月22日下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韩伟教授应邀做客江汉大学,在人文学院J02A108教室为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意象’的‘是’与‘非’”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贞教授主持,人文学院教师、中文系学生及研究生代表等参加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韩伟教授从文艺学学科研究方向辨析入手,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梳理了中国古代文论中“从‘乐论’入手来研究‘文论’的理论路径”,然后立足美学发展提出了“意象”这一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剖析了“意象”范畴兴起的原因。
接下来,韩伟教授从“‘意象’是固有的还是构建的、‘意象’是美学的还是艺术学的、‘意象’是历史的还是未来”的三个方面展开,以“意象”为切入点,结合中西古今学者的研究,对“意象”这一范畴的发源,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相关理论的现代性转化进行了深入阐述。
韩伟教授在谈到“意象”是历史的还是未来的这一问题时提出,“意象”这一范畴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且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中,“意象”具备未来潜能,有“内涵丰富、可塑性强”、“参与了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具有超艺术门类特征”等优势,在文艺批评与鉴赏、各类创作中具有较强生命力。韩伟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我们在对“意象”进行研究时,一方面应将研究视角聚焦在中观层面,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该范畴的未来性。
在互动提问环节,韩伟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如何看待AI生成的各类文学文本中的意象词”等进行了详细解答。
讲座最后,院长张贞教授对韩伟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她鼓励中文系学生要形成专业的学术思维,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转化,将所学运用到当下文学问题的解读和研究中。
此次活动是人文学院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的第十一场,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开拓学术视野,持续推进此类高质量学术活动,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