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伯牙子期传说的文化内涵、助力知音文化传承创新,人文学院“解码知音文化根脉”调研团队于8月31日以“解码知音文化根脉——武汉市伯牙子期传说深度调研与传承实践”为主题,先后走进古琴台与钟子期墓,开启对知音文化根脉的探寻之旅。
“解码知音文化根脉”项目团队抵达伯牙子期传说知音故里
有着“天下知音第一台”美誉的古琴台,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传说的核心承载地。调研当日上午,团队成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仔细观摩古琴台的明清风格仿古建筑。在“高山流水”大型浮雕前,众人驻足良久,凝视碑刻上的古朴文字,触摸浮雕里伯牙鼓琴、子期静听的轮廓,深入探究建筑与传说故事的融合呈现方式。古琴台具有跨越千年的魅力,在此地,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灵魂相契的默契,浮雕的每一道刻痕都印证着绵长的知音情谊。
团队成员实地考察古琴台
上午结束对古琴台的考察后,团队一行于8月31日下午辗转至钟子期墓。在墓区,成员们认真观察墓葬形制与保护现状,俯身记录碑文、传说刻石的内容。遗址地工作人员对伯牙子期的传说以及人物的生平介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团队成员们真切触摸到传说在民间的鲜活传承。大家专注倾听讲解员口中口耳相传的子期生平、与伯牙交往的细节,同时记录当地与传说相关的节庆典礼等民俗,剖析传说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变异。
团队成员实地考察钟子期墓遗址
团队成员的此次调研是“解码知音文化根脉”系列实践的关键一环。团队以实地考察为基础,既从古琴台的建筑、文物中挖掘知音文化的历史底蕴,又从钟子期墓及民间叙事里捕捉文化的鲜活生命力;后续通过实地讲解、社会调研、资料收集等方式,全方位梳理知音文化的政策支持、民众认知与文献脉络。该项目团队的实践如同细密的丝线,将知音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活力串联起来,为其研究、保护与创新传承筑牢根基,让“知音”这一文化符号在新时代被更多人读懂、热爱。
团队成员倾听讲解员介绍
项目团队的此次实地调研让“知音”从书本里的典故,变成了古建筑上的纹路、讲解员口中的故事,文化传承的密码就藏在这些具体的场景里。团队成员们感慨,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文化探寻之旅,更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知音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历史深处走来,更要走进当下生活,而自己正是这一文化薪火传递的参与者。带着这份感悟,团队将继续为知音文化的传承实践添砖加瓦,让知音精神在新时代持续闪光。
团队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