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发布者:余沁怡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中秋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节日文化氛围,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以创意多元的方式,展现中秋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意。

1.美文—月下执笔

同学们可结合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中秋故事,如祖辈讲述的团圆往事、家乡独特的中秋习俗、祭月祈福的仪式等。也可查阅地方文献,了解本地中秋的传统风物与民间传说,将其融入文章之中。同时,可结合自身在中秋时节的所见所感,如明月当空、家人围坐、月饼飘香、桂花盛开等场景,抒写对团圆、思念与文化的深层感悟请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非虚构文本,传递中秋节的温馨情感与文化韵味。

2.影像—月影中秋

同学们可以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美好瞬间,镜头可聚焦于中秋节的生活片段:从清晨采购食材、准备团圆宴,到傍晚祭月、赏月、分享月饼,再到夜话家常等温馨时刻。通过真实、细腻的画面,展现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温度,让观者感受到中秋的独特魅力。拍摄一组照片并配200字以内文案解说,或剪辑成三分钟以内的短视频。要求突出中秋特色,展现节日氛围。

3.实践体验—月韵新传

 同学们可亲身参与中秋非遗创新实践,动手体验传统技艺,赋予中秋文化新的表达形式。可选择制作中秋相关手工艺品,如手工月饼、兔子灯、桂花香囊、月宫剪纸等;也可尝试将传统祭月仪式进行创新演绎,如结合VR技术呈现虚拟赏月场景,或利用社交媒体发起“云端团圆”活动,让不能归家的亲友也能共赏明月、互寄相思。成果可通过图文、视频、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推动中秋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注意事项: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投稿邮箱:renwenquanyi@126.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美文”/“影像”/“实践体验”

附件压缩包命名格式为“年级+专业+姓名”,小组合作请备注全部成员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