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召开“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邢少轩发布时间:2018-11-16浏览次数:1546

 

2019年开始,“应用文写作”课程将成我校生的必修课程。为筹备建设该门课程20181115人文学院召开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研讨会。我院中文系全体教师参与了研讨,教务处周昕处长出席了会议,邓正兵院长主持会议。

近年来,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足,引起了不少高校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因此,我校在经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2019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原有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国语文”和“文学鉴赏与写作”课程归入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 “应用文写作”课程将列为公共必修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张贞副院长介绍了人文学院承担学校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大学语文”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中文系何冬梅、朱晓青、肖敏三位课程负责人分别回顾了“应文写作”、“文学鉴赏与写作“、”中国语文“自2013年开设五年来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接下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语文教研室梁红敏老师介绍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情况。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能力培养,强化了课程实训环节,强调学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习应用写作。由于课时从32减少为24,教学内容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修改后教学内容更加集中,还增加了新媒体写作的内容,考核环节也加大了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之后,老师们围绕大学生写作能力现状、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文写作的新形势与新问题、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教务处周昕处长肯定了人文学院在通识教育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他强调,”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十分有必要。他认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上,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化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发挥网络在线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力争把该门课程建设为高质量的在线精品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获益。

最后,邓正兵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要求老师们做到:高度重视,积极承担;熟悉大纲,认真教学;加强训练,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加强管理;现代技术,混合教学;集体备课,亲密合作,齐心协力把“应用文写作”建设为一门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人文学院 梁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