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研究生赴四十九中参加高中历史新高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者:邢少轩发布时间:2018-12-19浏览次数:1789

20181214日上午,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赴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观摩武汉市高一历史新高考课堂教学研讨课,受益匪浅。

此次教研课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分别由李越老师的常规课和张宗炳老师的智慧课堂组成。李越老师通过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向大家展示了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落实在高一中课堂上。张宗炳老师则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利用“电子书包”(平板教学)组织了《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网络上查阅资料,辅助学习,然后进行学习汇报、展示、讨论、质疑等活动。两堂风格迥异智慧课堂的让人耳目一新。另外四位老师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评价,他们除了充分肯定两位授课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之外,还认为他们的基本功扎实,教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效果显而易见;同时指出了两堂优质的公开课仍存有的提升空间。

李越老师的智慧课堂

张宗炳老师的智慧课堂

第二环节主要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调整与适应的问题。对此,市教研员童绥宝老师(校外硕导)提出四点建议(童老师因故未能出现,其建议由另一位老师代为传达):一是把握教学进度,必修一必修二必须在高一一年内完成教学,任务量比较大,时间也比较紧迫,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提前做好课堂规划,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要求。二是对于教材的处理,除了上好每一节课,有条不紊的进行之外,还可以对于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进行微调和打破常规——不完全按照书本要求完成课堂的教学,对两本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也可以按照专题的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有创新和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三是高一教学的标杆要高于学考而低于等级考,对于教学程度的把握要比较精准,不能太难或者太易。四是高一历史教学的方式上,提倡用导学案的形式先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整体的把握,其次就是要在历史课堂上采取问题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情景教学的创设,让学生感兴趣,从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

各校参会的老师们在研讨

 

18专硕生孙星、刘美琦在认真听课记录

参加此次市教研活动,专硕生表示受益匪浅:不仅领略到了值得借鉴的教学技能,还转变了一些刻板的历史教学思维,对于以后教学实习和教学工作大有帮助。

(历史系刘美琦、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