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江汉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时间:2016-07-08浏览:2828

 江汉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历史学专业素养

编号

一、考察性质

历史学专业素养是教育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入学考试专业课必考科目,主要考察具备学士学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其考试要求达到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并具备较好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运用史学理论、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

1、理解历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

2、熟悉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

3、运用史学理论、方法独立分析历史现象,解析历史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30分(共3题,每小题10分)

问答题30分(共2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60分(共2题,每小题30分)

 作文题30分(共1题,每题30分)

5.试卷内容结构:

学科基本理论与通史基础知识约40%

 综合论析约40%

写作能力测试约20﹪



四、考试内容


(一)史学概论

1.历史本体论: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认识历史规律、历史发展的动力。

2.历史方法论:技术性方法与导向性方法的关系,如何搜集、整理、鉴别史料,史学新方法的价值与局限性。

3.历史认识论:如何理解历史真相的可知性、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异同、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关系、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


(二)中国通史

1.先秦史:先秦社会与文化变革。

2.帝制时代: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演变,重要政治、经济(如土地、赋税等)、军事、文化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重大改革,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阶段性经济发展与繁荣,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与新动向、重要历史时段评价,社会阶级、阶层与组织的发展,汉化、胡化及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学术思想与文化的阶段性发展,对外交流的重大事件、重要外贸体制等。

3.中国近现代史:重大战争、重要和约与条约体系的形成,改良与革命,社会运动与社会变迁,现代化进程,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国共合作等。


(三)世界近现代史

1.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初步展开

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3.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

4.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参考书目


(一)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王家范张耕华陈江著:《大学中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三)马敏彭南生编:《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四)徐蓝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科目名称

语文专业素养

编号

一、考察性质

考察学生掌握文学语言知识的专业程度,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选拔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拔尖人才。

二、考查目标

1、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

2、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基本发展进程。

3、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解析文学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50分,时间为180分钟

3、主要题型: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

4.试卷内容结构

 文学概论 4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 30分

 中国古代文学 40分

 现代汉语4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概论

 一、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二、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

 三、文学的形态类型

 四、文学创作

 五、文学接受

 六、文学活动

 第二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中国现代文学(1917

1949

二、中国当代文学(1949

2010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先秦文学

 二、秦汉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四、隋唐五代文学

 五、宋辽金文学

 六、元明清文学

 第四部分现代汉语

一、语音

二、文字

三、词汇




五、参考书目

 (一)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

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三)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四)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科目名称

教育综合

编号

333

一、考试性质

教育综合是江汉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选考科目之一,考试对象是具备学士学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素质和培养潜能。评估的标准是要求达到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并具有较好的教育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目标

 教育综合考试范围为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教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准确地表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教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教育现象。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教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40分(共4题,每小题10分)

分析论述题40分(共2题,每题20分)

案例分析题40分(共2题,每题20分)

5)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学原理约60分(40%

 中国教育史约30分(20%

 外国教育史约30分(20%

 教育心理学约30分(20%


四、考试内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

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

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2.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4)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

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4.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教育的社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5.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

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的改革。

7.课程

(1)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

主要问题。

(2)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3)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8.教学()

(1)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

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

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3)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

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9.教学()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

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5)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6)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0.德育

(1)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2)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

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

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

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11.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2)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

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

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12.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2)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

途径。

13.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慨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2)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3)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4)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二)中国教育史

1.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2.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

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

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苟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

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

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3.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4.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

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

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5.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

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

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

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6.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

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

教学方法。

7.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

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

局限。

8.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

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9.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

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

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

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

建设。

(5)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12.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三)外国教育史

1.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①“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2.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3.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2)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

骑士教育

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中世纪大学

(3)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

主要教育机构

历史影响

4.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家

弗吉里奥;维多里诺;伊拉斯谟;莫尔;蒙田

(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5.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学校

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一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

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

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

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4)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劳动

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

和发展。

(5)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

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国家在危

机中》。

(6)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7.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

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2)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3)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6)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7)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9)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

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

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10)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

的影响。

(11)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

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12)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四、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2.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

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

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

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3.学习及其理论

(1)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

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 — 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

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

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5.知识的学习

(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2)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

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6.技能的形成

(1)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7.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8.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

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4)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9.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1)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2)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3)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

成与培养。

(4)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10.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五、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科目名称

运筹学

编号

809

一、考察性质

本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及其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运筹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查目标

运筹学是我校招收管理类硕士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管理类硕士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考试要求学生运用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为经济、管理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题30分(共6题,每题5分)

 模型题45分(共3题,每题15分)分析计算题75分(共5题,每题15分)

4.试卷内容结构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约25

 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约30

 运输问题:约20

 目标规划:约20

 整数规划:约15

 图与网络分析:约20

存储论:约20

四、考察内容

1.线性规划及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

 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会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运输问题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表上作业法。

3.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目标规划的图解法与单纯形法。

4.整数规划

0

1型整数规划,指派问题。

5.图与网络分析

 会运用图与网络分析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存储论

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并会用有关理论解决实际存储问题。

五、参考书目

1.《运筹学教程》(第三版),胡运权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运筹学》,于春田、李法朝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科目名称

影视艺术基础

编号

704

一、考试性质

影视艺术基础考试是为江汉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影视艺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艺术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影视艺术学知识和素养,并有利于我校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能更好进行上择优选拔。

二、评价目标

 影视艺术基础科目考试包括影视的分类、媒介属性、特点;影视的画面、景别、镜头和蒙太奇;影视的表演和拍摄;电影发展史;电视剧概述;纪录片与专题片等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

3.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艺术学问题中的有关影视艺术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影视创作实际问题。

4.结合特定的国内外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影视艺术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分(4小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

 判断题40分(5小题,每小题判断正误2分,说明理由6分)

 论述题50分(2小题,每小题25分)


4.试卷内容结构

 影视的分类、媒介属性、特点等:10%;影视的画面、景别、镜头和蒙太奇等:30%;影视的表演和拍摄:15%;电影发展史:20%;电视剧概述:10%;纪录片等:7%;影视理论前沿:8%


四、考试内容

第一单元影视的分类及比较

一、电影分类

二、电视剧分类

三、影视艺术特性与差异


第二单元影视的媒介属性、特点及功能

一、媒介属性

二、传播特点

三、文化功能


第三单元影视的画面和景别

一、画格(帧)与画面

二、画面构图元素及法则

三、声画关系

四、景别


第四单元影视的镜头和蒙太奇

一、镜头

二、蒙太奇


第五单元影视的表演与拍摄

一、表演

二、拍摄


第六单元电影的默片时代

一、近代文化科技经济的产儿

二、 “第七艺术

三、世界无声电影美学进展

四、中国无声电影


第七单元有声电影的发展进步

一、好莱坞戏剧化电影

二、新现实主义在中国和意大利

三、电影现代性与新浪潮

四、新中国十七年及文革期间电影


第八单元现当代电影

一、丰富多彩的现当代电影

二、现当代电影的成就与不足

三、中国新时期电影


第九单元电视剧概述

一、发展概述

二、主要审美特征

三、中国优秀电视剧举要


第十单元动画片、纪录片与专题片

一、动画片

二、纪录片

三、专题片


第十一单元影视产业、市场和受众


五、参考书目


《影视艺术基础》,第一版,倪祥保、邵雯艳、钱锡生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版,孙宜君,陈家洋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科目名称

管理学

编号

807

一、考察性质

管理学考试是为江汉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管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和素养。

二、考查目标

 管理学课程考试包括管理学基础理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等内容。要求: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

3.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现实管理中的有关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结合特定的国内外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管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共5题,每题6分)

 简答题60分(共4题,每题15分)

 论述题30分(共1题,每题30分)

 案例分析题30分(共1题,每题30分)

4.试卷内容结构

总论篇:15%;决策篇:20%;组织篇:20%;领导篇:20%;控制篇:10%;创新篇:10%;现代管理理论前沿:5%

四、考察内容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定义、职能、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2.管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人群关系论;霍桑研究及其主要观点;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21世纪的管理问题。

3.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人本原理、效益原理。

4.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几种相关的道德观;道德管理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

5.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的类别。

 二、决策

1.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及其依据;决策的类型、特点;行为决策理论;回溯决策理论;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确定型、风险型与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2.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计划与决策;计划的性质、类型、编制过程。

3.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及其过程;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再造及其过程;观念再造、流程再造与组织再造。

 三、组织

1.组织设计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组织设计的原则、影响因素;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2.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的考评与培训。

3.组织力量的整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4.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管理;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四、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的含义及其作用;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领导者素质;领导集体的构成;领导理论;领导艺术。

2.激励

 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常用的激励方法。

3.沟通

 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别;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五、控制

 控制的基本原理、类型;有效控制的基本特征;控制的过程、方法。

 六、创新

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

五、参考书目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管理学》(11),罗宾斯, S. P.,库尔特,M.,李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编号

818

一、考试性质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考试是为江汉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广播电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广播电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二、评价目标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包括广播电视基础理论,技术、传播、节目概说、产业和策划,以及广播电视理论的前沿动态等内容。要求: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

3.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影视策划与制作中的有关现象以及解决相关影视制作实际问题。

4.结合特定的国内外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广播电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共5题,每题6分)

 简答题60分(共4题,每题15分)

 论述题30分(共1题,每题30分)

 案例分析题30分(共1题,每题30分)

4.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篇:10%;技术篇:10%;广播电视属性篇:10%;传播篇:10%;节目概说、电视剧篇:15%;策划篇:40%;广播电视理论前沿:5%


四、考试内容

第一单元广播电视历史论

一、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观

二、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观()

三、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观()


第二单元广播电视技术论

四、传统广播电视技术概观

五、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新形态


第三单元广播电视属性论

六、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属性

七、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

八、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属性


第四单元广播电视传播论

九、广播电视传播概说

十、广播电视传播要素解析

十一、广播电视传播生态审视


第五单元广播电视节目论

十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说

十三、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

十四、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与类型

十五、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第六单元广播剧、电视剧论

十六、广播剧

十七、电视剧


第七单元电视节目策划

十八、电视策划概要

1、电视策划的界定、意义与方法

2、电视策划:节目栏目频道

十九、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1、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2、现代电视新闻观念与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3、电视新闻节目策划要素

4、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策划

二十、电视谈话节目策划

1、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分类与意义

2、选题的策划

3、嘉宾与观众的选择与设计

4、现场谈话的设计

5、策划个案例析

二十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1、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界定与分类

2、电视综艺娱乐栏目设计

3、电视综艺娱乐栏目改版

4、电视综艺娱乐栏目特别策划

5、电视综艺晚会策划

二十二、电视剧策划

1、电视剧策划的界定

2、电视剧策划的运作机制

3、电视剧策划之一——剧本策划

4、电视剧策划之二——市场策划

5、电视剧策划之三——制作策划

6、电视剧策划之四——营销策划

二十三、电视广告策划

1、电视广告策划的界定与作用

2、电视广告的分类与特性

3、电视广告的定位

4、电视广告创意思维

5、电视广告的表现方式

6、电视广告的发布

7、隐性电视广告的策划

二十四、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1、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2、选择与打造

3、培养与提升

4、营销与推广

5、典型个案例析

五、参考书目

《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宫承波编著,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

《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胡智锋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