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是我校创办最早的系(部)之一,其下支撑学科历史学创办于1952年,支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创办于1977年,下设中国史教研室和世界史教研室,拥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课程组”,现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汉大学特色专业。历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群“城市治理与文化传承”主干学科,拥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

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以后,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联合培养中国近代史学术硕士研究生。2017年学科教学(历史)专业领域开始招收硕士。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增列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中国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专门史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已凝炼出湖北古代城市史、武汉城市史、中国城市现代化与近代中国城市化、武汉抗战与抗战史、城市历史文献、武汉城市口述史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等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在近代中国城市治理、中国城市现代化与近代中国城市化、武汉地方史诸研究领域具有全国性影响,湖北地方文献、武汉城市口述史诸研究领域具有区域性影响。

历史学系不仅具有一支学位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还具有一支科研实力较强且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队伍。全系现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名,具有硕士学位者6人,具有博士后经历者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获市级科研项目资助专家5人,获得省教育厅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专家1人,2人入选省市级人才工程,1人入选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4人次担任全国级、省级学会副会长,4人次担任全国级、省级学会副秘书长。

在科研方面,历史学系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7项,市政府重大招标项目1;横向课题经费226.5万元;出版专著40余部,在《近代史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文物》《史学月刊》《江汉论坛》《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项9项、科研成果奖项14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积极的发展建设,历史专业硕士生与学术硕士生的培养卓有成效。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丹、郭放、潘望、任嘉莉等分别获“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谢忱、杨玉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个;本科生培养工作稳步推进。历史学本科专业贯彻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历史学科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在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文博档案、文创公司、研学旅行、新闻出版、党政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历史教育、史学研究、历史文化创意与传播、文旅研学、公务行政等方面实际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历史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求学的人数共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就业率平均在92%以上。本系专业生获得全国性殊荣。往届毕业生解扬(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荣获“郭沫若中国史学奖”提名奖;李振鹏、曹玉欣2人在全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大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二等奖。岳光辉、陈昱帆、杨丹妮分别获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一、二、三等奖。2022年以来,历史学专业生参加科技项目、学科竞赛的人数分别为32人次和47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数20项,其中创新创业省级奖项2项。

   历史学学科与专业队伍的成长,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成才,给学校和本系带带了良好的专业和学术声誉,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