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关于开展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2-04-08浏览:2420

各相关单位:

根据《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武办发〔201016号)规定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报市委宣传部同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今年将开展武汉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现将我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申报条件

(一)凡武汉市公民在202011日至20211231日期间公开出版(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或发表的科研成果,非正式出版物以市级(含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时间或市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时间为准,可申报参评。

(二)由两人以上合作完成的集体成果,由署名第一主编、第一作者为申报人,如因故需要变更申报人,则由成果的第二主编、第二作者申报,并提供经第一主编、第一作者及主要合作者同意的书面证明材料。成果获奖后其奖励证书中获奖者的排名以成果实际署名顺序为准。

(三)署名为“xx单位”的成果,原则上以署名单位名义申报。

(四)每位作者只能申报一项由个人独立完成的成果,同时还可申报一项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集体成果,申报的成果不得超过2项,经评选获奖成果限1项。已调离本市或已故的作者,其成果符合本次评奖范围和条件,可以按规定申报。其中已故作者的成果,其法定继承人可代理申报。

(五)如成果属多卷本或丛书,可整体申报(以最后一本的出版时间为准);如能独立成册,也可单卷申报。如多卷本或丛书中的一本已获得过市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则不能再整体申报。

(六)一部著作中的章、节不能单独申报;多人撰写汇集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作为著作类申报,其中的单篇文章可作为论文参评;由个人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集可作为著作类申报;著作的顾问、编委、编审等不具有申报权;系列论文是指专题研究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3篇及以上),且主要作者相同。

(七)以非汉语类形式发表的参评成果,需提交原作品并附汉译文(论文需提交中译文,著作需提交中文摘要)。论文需提供论文收录与引用检索证明。其中,作者只有电子版没有纸质原件的,需提供电子版原文打印件、论文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在线查询打印件。

(八)下列成果的申报不予受理:

1)违反学术规范或者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

2)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

3)文学艺术创作类作品;

4)已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社会科学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

二、申报时间

202255日前各相关单位将纸质档材料集中报送至科研处411室,电子档材料发电子邮箱jdkyc2015@126.com,逾期不予受理。科研处不直接受理个人提交的申报材料。

三、申报途径和要求

(一)申报者按要求认真填写《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5份。

(二)申报的各类成果都要按要求报送原件和复印件。其中,《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须提供电子文档,著作类及调研报告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4份;论文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1份,复印件(包括刊物版权页、目录及正文复印件)3份。

(三)成果需分组申报:经济管理类、政法社会类、文史哲教类、调研报告类。

(四)申报的成果如被有关部门采纳,须附上证明材料;被中央、省级报刊转载,须附上复印件,作为评审时的参考依据。佐证材料须以胶装形式装订成册,一式4份。所有申报材料应用标准档案袋封装。档案袋封面同申报表封面。

(五)参评成果及各项附件,原则上概不退还。

(六)参评成果需统一提供作者简介、成果概述(800字内为宜)的电子文档。

(七)单位集中提交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依托单位要加强审查把关,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对成果及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合格的予以报送。同时报送《单位申报汇总表》电子档和纸质档1份,加盖公章。

联系人:王莺鹏 钟鼎恒

电话:84225411

电子邮箱:jdkyc2015@126.com

附件1:《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附件1.doc

附件2:《单位申报汇总表》附件2.xls

科学研究处

2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