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下午,湖北日报社十堰分社主任记者余宽宏受邀至江汉大学,在图书馆报告厅为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让正能量赢得高流量,今天我们这样做新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张贞主持,学院专业教师代表、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共同参与。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余宽宏记者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新闻行业的永恒价值,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新闻行业将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他指出,在融媒体时代,简单照搬报纸内容会导致粉丝流失。当前,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报纸面临严峻挑战,短视频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他表示,新闻传播的形态已发生巨大转变,从报纸、电视、期刊到新媒体、自媒体,从博客、微博到各类“微”平台,从长视频到短视频,呈现出内容精炼化、传播碎片化、表达通俗化的发展趋势。
随后,余宽宏记者围绕发现能力、审美能力、策划能力展开深入讲解,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建议,指出这三种能力是获取流量的关键所在。
参与讲座学生现场提问
在问答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AI时代对新闻工作的挑战”“新闻行业从业者应具备的能力”“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平衡”等问题,余宽宏记者一一进行解答。他表示,AI可作为辅助工具提升新闻作品的表现力,但无法取代专业创作;新闻从业者须具备文字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计算机知识,在校期间参与校园新媒体实践有助于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平衡,可通过分工协作,先以照片、短视频快速发布信息,再对碎片化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完成深度报道。
此次讲座是江汉大讲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提升人文学院师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
余宽宏,湖北日报社十堰分社主任记者,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从事新闻工作17年,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分别挂职工作1年。牵头创办湖北省内第一本舆情杂志《网络新舆情》、担任过荆楚网评论互动中心副主任;荆楚网编委、时政要闻部主任;湖北发布执行主编、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主编等职务。先后获湖北新闻奖等省部级奖励30余项,近年来,先后参与策划组织了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军运会、建党百年、卫星看南水等重大主题的新媒体报道,累计浏览量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