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队成员孟雪美、史宣琳、蒋芳走进武汉市游艺社区,开展以“听见AI的手势——志愿科普行动进社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纪录片展映、AI手语教学视频放映、现场教学与慰问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听障人士提供实用学习资源,提升其沟通能力与社会融入感,同时弘扬科技向善、社会共融的理念。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专门制作了一部反映听障群体日常生活与沟通现状的纪录片,通过真实镜头记录他们的故事与需求,为后续科普活动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纪录片在活动现场播放时,许多观众深受触动,进一步理解了听障群体面临的挑战与对沟通的渴望。
活动在游艺社区手语角顺利开展,吸引了社区听障群体、手语爱好者、高校志愿者等多方参与。本次活动中志愿者利用AI技术生成手语卡通形象,并基于该形象制作了一系列简单易懂的手势教学视频。现场通过播放AI手语教学视频,展示了科技如何助力手语学习,使传统手语教学更生动、更易掌握。
特别设置的“暖心慰问”环节中,志愿者们与社区听障老人围坐交流,通过手语和书写的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心声,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活慰问品。老人们的笑容与手势回应,成为活动中最温暖的画面。
本次活动不仅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高校志愿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来自江汉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组织协调与跨群体沟通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活动结束后,通过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呼吁更多人关注听障群体,推动“科技+公益”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听见AI的手势”暑期实践行动,是高校与社区联动的一次深度融合与成功实践。活动不仅通过科技手段切实提升了听障群体的沟通能力与社会参与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探索出了一条“高校赋能社区、科技服务人群”的可复制公益模式。该模式以AI技术为支撑、以志愿者为纽带、以需求为导向,为今后开展类似公益项目提供了系统化的实践范本和长效机制参考。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科技向善”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当代青年用创新与担当推动社会包容发展的美好愿景,也为构建更加平等、友善、可持续的社会环境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