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蚕桑之乡推普行 薪火“乡”传促振兴

时间:2023-08-14浏览:78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我校人文学院推普实践队经校语委、校团委申报,成功入选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月中旬,由人文学院9名同学组成的推普实践队,走进“华北蚕桑第一乡”——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寺头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活动。


实地调研实情  推普凝聚共识

寺头乡寺头村是阳城县委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业专业小镇,鼎盛时桑园面积15000余亩,蚕农4000余户。推普实践队在村内开展入户调查,通过实地采访,发放《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的村民对普通话了解、使用以及对推普的态度等情况,同时对其发放宣传手册并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普通话教学。根据村民普通话水平,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普通话正音指导,帮助村民提升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信心。

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当地群众普通话运用及需求程度、幼儿园与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授课情况、普通话宣传推广工作状况。团队成员发现,老龄村民善用方言进行交流,青壮年村民更希望通过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经典浸润乡土  传承文化基因

推普实践队因地制宜,从学生着手,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手册、国学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的语言文字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使其成为家庭语言教育的“小老师”和带动者,成为家庭推普的生力军。

团队主动与寺头乡中心小学取得联系,在禹珈豪蚕桑文化研学馆举办了“蚕桑之乡话蚕桑”阅读活动,与孩子们一起探寻源远流长、惊艳世人的蚕桑文化魅力,感受蚕桑人勤劳能干、无私奉献、智慧坚韧的春蚕精神,还进行了普通话诵读技巧与朗读规范的学习,引领同学们在诵读中走近中华经典,感悟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孩子们学有所获,通过交流发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寺头乡中心小学小朋友说:“说好普通话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我们的乡村,让我们的乡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精准聚焦“乡”情    助力产业振兴

推普实践队主动联系县政府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进行交流,亲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给寺头村带来的新变化。随着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寺头乡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桑葚采摘节,吸引了来自山西晋城、长治、临汾甚至河南、河北等地游客到此采摘、游玩和休闲,“蚕韵寺头”的文化旅游名片越来越响亮。

推普实践队实地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项目,深入了解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实情;走进禹珈豪蚕桑厂,对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普通话培训,以便更好地将当地特色产品推广出去……对此,村委员专程发来感谢信:“大学生们挨家挨户登门了解村情,鼓励村民将蚕韵寺头的名片推广出去”“感谢您们的付出与努力”。

通过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团队成员发现,结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依托田园风光、村落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注入语言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已成为各方共识。与此同时,发挥语言文化在创新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广告、景观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开展语言志愿服务,帮助乡村招商引资、品牌打造、产销对接,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现实迫切需要。




社会实践是青年与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个不平凡的夏天,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团队走出校园、走向乡村、走进基层,以学科专业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将增强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大地,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人文学院  校语委  校团委)